康复医学助力56岁脑出血患者重返职场

来源:康复医学科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9:31:0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两个月前,56岁的申先生因脑出血导致右侧肢体瘫痪,连握笔和行走都成为奢望。为了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,申先生特意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(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)康复医学科开展康复治疗。康复医学科张宁主任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个体化康复方案。如今,经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,申先生右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,他不仅重新独立穿衣、行走,甚至能握笔书写,这场以“回归生活和回归工作”为目标的康复战役终于迎来曙光。

现在,就请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康复医学的专业力量!

精准治疗三步走:从肢体唤醒到职场特训。

第一步:神经解码,破解身体“死机”状态

康复治疗师首先通过Bobath神经发育疗法,为申先生“身体松绑”——精准抑制肢体痉挛。待痉挛缓解之后,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、小范围的、不引起联合反应的关节运动,然后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,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。先从转转手指、活动关节开始,慢慢练习端水杯、拿东西这些日常动作。

第二步:运动记忆重建,唤醒肌肉本能

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,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式,找回身体记忆。就如同教孩子学步一样,康复治疗师帮他重新“安装正确的运动程序”。康复治疗师通过平衡木训练、姿势矫正等,让申先生重新学习站立、行走等基本运动模式。

第三步:职场模拟特训,重塑职业尊严

针对申先生有迫切的返工意愿,康复治疗师结合他的康复目标,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。当申先生可以控制肢体做简单动作后,在病房模拟工作场景,专门设计了他自己迫切需要的写字训练,配上心理辅导,帮助他克服焦虑,让他重拾胜任工作的自信。

数据见证锐变

经过2个月的康复系统治疗,申先生右侧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由进行作业治疗前的上肢2期,手2期,下肢3期(胳膊只能抬起来一点,不能走),恢复至上肢5期,手5期,下肢6期(可以摸头,独立行走),level-7从2级(只能抬起放在大腿上)提高为7级(用筷子吃饭),生活能力从20分(啥都要人帮)提高到95分(全部自己来),吃饭从要人喂到可以独立使用筷子,写字从歪歪扭扭到逐渐工整。从右肢瘫痪到自信提笔,申先生的故事印证了康复医学的专业力量。当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遇,奇迹终将发生。


c43fbe0366424d5fb452656f005b7ce8.png

图:申先生在出院前执笔写字

【专家提醒】黄金康复期不容错过

70567621017c406683b472a7b8407687.png

张宁

在读博士  康复医学科主任  副主任医师

康复医学科主任张宁特别提醒:脑出血后3-6个月是恢复关键期!脑出血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、分阶段的过程,需根据患者恢复状态动态调整方案。

康复注意事项

1.多动:按康复师指导做训练,遵循“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”的原则,每天进行关节活动、平衡训练。

2.吃好:多吃鱼、蔬菜,少盐少油保护脑血管。

3.防摔:家里装好防滑扶手,地上别堆杂物,慢慢走稳每一步,避免跌倒造成二次伤害。

4.心态好:家属陪伴与正向激励至关重要,患者别心急,康复是场“马拉松”,坚持就有希望!


供稿:康复医学科 杨依霖

编辑:宣传科

美编:宣传科

初审:康复医学科 宣传科

审核:朱渝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