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动态>医院新闻>详细内容

新技术|精准“探雷”15分钟锁定病因! 巴南区首例EBUS-ROSE联合技术成功实施

来源: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:2025-04-12 10:19:4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(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)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持续跟进国内外先进诊疗手段,引进了新型超声支气管镜(EBUS)。近期成功完成首例超声支气管镜(EBUS)联合快速现场评价(ROSE)技术的手术案例。为一名70岁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成功实现精准诊断,这项技术标志着我院在精准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,还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。  

病例回顾:精准锁定病因

患者涂大爷,70岁,因反复左侧胸痛、咳嗽2个月,于2025年4月3日入院。经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,但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。为尽快明确诊断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铁锋主任医师、范有明主任医师、朱艳玲副主任医师、刘捷主治医师这4位党员,面对复杂病情迎难而上,决定采用EBUS-ROSE联合技术,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纵隔淋巴结进行精准穿刺,并结合ROSE技术进行快速病理诊断。手术非常成功,最终患者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,这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明确方向。

 c22c3a37468848f3a4a8d38f2da7a10c.jpg

15ff2be205f1470fad983947cba2a36f.png

4a0958b0ac5a41e8bbe798d8eeaf43eb.png 

技术优势:快速、精准、微创

超声支气管镜(EBUS)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,它通过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超声探头,并结合专用的吸引活检针,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(TBNA)。EBUS-TBNA主要用于探查纵隔、肺门及气管支气管周围的肿大淋巴结和占位性病变,是一种新的微创技术,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创伤风险,并避免严重并发症,如出血、气胸和感染等,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;而ROSE(快速现场评价)能在术中即时进行细胞学分析,10-15分钟内提供初步诊断,大幅缩短传统病理检查的等待时间。此次手术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操作,整个流程高效顺畅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。  
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张铁锋表示“EBUS-ROSE联合技术的应用,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,还减少了患者反复检查的痛苦,尤其适用于肺癌、结核、结节病等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。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集合了大批呼吸介入专家,病理分析专家,危重症救治专家,确保了超声支气管镜的安全,有效开展,可以使患者获得可靠、合适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。”

学科发展:提升区域呼吸疾病诊疗水平

此次手术是巴南区首例EBUS-ROSE联合手术,它的成功开展,不仅为结节病、肺癌、淋巴瘤等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新利器,更推动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呼吸介入亚专业的跨越式发展。科室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内科外科化、操作微创化”理念,联合影像、病理、胸外等多学科团队,构建覆盖“诊断-治疗-康复”的全链条呼吸介入体系,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更优质、精准的医疗服务!

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紧盯肺部肿瘤精准诊治进展,是我市首批PCCM肺癌规范化诊疗的三级甲等医院,在肺癌和肺结节的早期诊治,中晚期肺癌的基因检测,靶向治疗,免疫治疗,放化疗结合等多个方面技术处于我市前列,超声支气管镜(EBUS)联合快速现场评价(ROSE)技术的开展将大幅提升我院在胸部肿瘤诊疗领域的诊治水平,极大的方便我区胸部肿瘤方面的患者就诊。

供稿: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肖曼妮

编辑:宣传科

美编:宣传科

初审: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宣传科

审核:朱渝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